[讀書筆記] Magazine B —介紹品牌哲學的經典雜誌

Jampa Chang
6 min readAug 5, 2020

--

第一次閱讀 Magazine B 其實不是旗下的 “Brand” 品牌,而是其中另一個系列 — 城市,讀的是曾經去過的城市 — 波特蘭。

在台灣關於波特蘭的書籍介紹甚少,當初買來當作旅遊聖經的是泰國旅遊書 “Portland, The People The City” 作者是移居到波特蘭的泰國人,詳細介紹關於城市以及在城市裡面的人事物。

在自己親身去遊玩過之後,因為實在是太喜歡波特蘭了,所以一看到 Magazine B 出了關於波特蘭的書,還是買了下去,火速在一周內讀完。

Magazine B 很厲害的地方是在書中訪問了不同產業的人,有建築師,有貿易商,有釀酒師,從每個人的角度去描述自己居住的城市,在觀點上更立體、更全面,所以你要說它是一本旅遊雜誌,好像又不太是。

我更喜歡的是 Magazine B 會用 Graphics 的方式呈現數據,非常的清楚明瞭。

讀完這本「波特蘭」後就徹底的愛上 Magazine B,接續買了「Ttusaya 蔦屋書店」、「Bangkok 曼谷」,最近讀了第一期的「Freitag」,這本是 Magazine B 的初次亮相,創辦人 Suyong Joh 特別講述了開辦 Magazine B 的原因跟初衷。

Magazine B 希望打破雜誌本身的侷限

  1. 打破雜誌『永遠追著最新的事情跑,一但過時就不再有價值』這件事。
  2. 打破雜誌只是 Deliver News 但沒有自己的觀點
  3. 打破雜誌過度商業化,導致只是媒體工具,只能依賴廣告賺錢

因此 Magazine B 這本雜誌有別於其他雜誌,是沒有廣告的!堅信要用好內容來讓讀者購買

Brand 品牌 = Philosophy 品牌哲學 + Beauty 美學 + Price 價錢 + Practicality 實用性

Magazine B 相信好品牌的價值組成是一個立體的三角形,缺一不可,達成品牌平衡 Brand Balance,才能讓品牌吸引人。

而 Magazine B 設定的讀者又是誰呢?

對於 Suyong Joh來說,讀者不只是品牌經理而已,而是每個經營品牌的人都需要看,不論品牌是大是小。

再回來到第一本雜誌介紹的 Freitag,我只能說 Suyong Joh 真的是選的太好了。

每次閱讀 magazine B,都很想稱讚編輯,在章節安排上不是先破題,而是用別人的角度去觀看這個『品牌』的作為。

Freitag 一開始是訪問使用 Freitag 的人(第一位就是 Suyong Joh)問使用者為什麼揹 Freitag?喜歡它的哪裡?

比較有趣的問題像是:如果在街上看到同樣使用 Freitag 的人,感覺如何?

接著才是一層一層往 Freitag 的核心。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章節是看 Freitag 包包主人的包包裡面放些什麼?

標題是:what other brands Freitag fans prefer, Do they share certain “Tastes” among themselves.

看 magazine B 都會很想抄下一些句子,這本書幾句我喜歡的句子像是

“Countless number of brands claims to have fans, but only a handful has fans actively share their experience in online communities. Freitag fans explicitly express their pride and passion for the brand”

無數個品牌聲稱他們有廣大的支持者,但只有少數的粉絲們願意積極地為他們愛的品牌在網路社群上背書,Freitag 的粉絲則明確地在網路上表達他們對 Freitag 品牌的熱情與驕傲。

“Freitag products are more than “vintage” products, they are repurposed products”

“Where as scratches on products for other brands could be defects, scratches on tarpaulin, after traveling tens of thousands of kilometers can turn into part of “story” to share, even the unique smell of products due to chemicals used for washing is considered as part of brand identity.”

繼續分享我也有買的雜誌 “Bangkok”

身為其中一位 Bangkoker,我承認我對於 Bangkok 的標準比波特蘭還要高的太多了,或許是因為這樣,導致就內容我覺得四平八穩,該點到的有點到,但是不夠深入也不夠多元化。

但我很喜歡裡面介紹曼谷的建築,這邊的細節倒是我自己沒有特別深入研究過。

最認同的曼谷面貌是編輯在 Editor’s Letter 所提到的

“What could be Bangkok’s attitude be reduced down to? I believe “adaptive” is the right adjective to describe the city.

Experimenting and turning it into real-life experience rather than conjecturing right or wrong, or good or bad = this adaptive attitude is what makes Bangkok such a multifaceted city as it is today.”

除了講述品牌與城市之外,Magazine B 也有去探討食物(亦或是食材)我自己有興趣的是關於鹽的這一集,是因為想知道食材本質的特色,以及如何去影響食物的風味。

Magazine 在台灣通路(博客來誠品)都要價 700 元一本,推薦買不下去但是又想閱讀好雜誌可以到 Boven 雜誌圖書館閱讀。

--

--

Jampa Chang
Jampa Chang

Written by Jampa Chang

Fall in love with Thailand and Thai design. Trying to stroll in a slow pace in Bangkok but usually walk in the fast speed.